《一侨一世界》文集分享

日期:2021-01-30

前言

        上海市淀山湖归园公墓又称华侨公墓,是上海唯一一家专为华侨及其侨眷提供安葬服务的墓园。从1986年建园至今已有包括盛毓度、李默庵等千余名华侨侨眷,选择归园作为百年之后叶落归根的安息之所;归园亦报以真诚温馨的服务来告慰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。

        华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。用比较规范的解释来说,华侨就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,他仍具有中国国籍;如果加入了外国籍就成为了外籍华人;回国定居的华侨称为归侨;华侨、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则称作“侨眷”。

        中国人移居国外,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。有现存文献记载的早在秦汉时期,中国已有“丝绸之路”通往西域,有船舶东航日本,其中就有人留居他乡。进入唐代,才有较多的中国人定居国外,这可视为华侨史的开端。


        在唐宋以前,移居国外的华人,没有固定的称谓。只是从秦朝开始,陆续有中国人移居日本,到南北朝时期,移居日本的人数逐渐增加,从而日本称他们为秦人。晋朝时,也称移居国外的人为汉人或侨人,《隋书·食货志》载:“晋自中原丧乱,元帝寓居江左,百姓之自拔南奔者,并谓之侨人”。 

唐宋以后,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、对外贸易的扩大、交通的发达,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,他们多被居住国的人民称为“唐人”,《明史·外国真腊传》载:“唐人者,诸番呼之称也。凡海外诸国尽然。”后来他们也自称“唐人”。


        明清时期,仍多称“唐人”,也有的称为“华人”,“中华人”等。清代有“汉人”、“粤闽人”、“中华人”等称呼,到清末以后,又有了“华民”、“华工”、“华商”、“华人”等称谓。


        1878年,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“侨民”。“侨民”便成为一种专称。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“华侨”一词。1904年,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“在海外设领,经费支出无多,而华侨受益甚大。”从此以后,“华侨”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。


        华侨虽然长时间漂泊海外、身处异乡,但这个特殊群体身上,始终散发着独特的精神光芒,值得我们去铭记、去学习、去传承。

他们眷恋故土、不忘根本,满怀爱国爱乡情怀;
他们艰苦创业、勤劳奋斗,铸就人生精彩篇章;
他们言传身教、孝亲护家,延续炎黄优良传统;

他们亲和友善,仁爱包容,传播中华千年文化。


        每当我们在纪念先祖先贤、追思感恩时,我们不能忘记世界各地的侨界先人,他们的懿德范行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        为了缅怀侨界先辈对世界、对国家、对民族、对家庭所做的贡献,发扬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,自2021年2月始,归园公众号将每月推送一篇以“最让我怀念的侨界先人”为主题的文稿,敬请期待!

(本期部分内容摘选自“百度”)


预告

        2月主题人物:清末官员、洋务运动代表人物——盛宣怀(1844年11月4日—1916年4月27日),字杏荪,又字幼勖、荇生、杏生、号次沂、又号补楼、别署愚斋、晚年自号止叟。汉族,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(今常州市)人,死后归葬江阴。清末官员,秀才出身,官办商人、买办,洋务派代表人物,著名的政治家、企业家和慈善家,被誉为“中国实业之父”、“中国商父”、“中国高等教育之父”。


        盛宣怀创造了11项“中国第一”: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;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;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;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;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;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;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(今交通大学);第一个勘矿公司;第一座公共图书馆;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(今天津大学);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。他热心公益,积极赈灾,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。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,成就不凡,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,涉及轮船、电报、铁路、钢铁、银行、纺织、教育诸多领域,影响巨大,中外著名,垂及后世。